声音是一种连续的波,称为声波。要把声音信号存储到计算机之中去,必须把连续变化的波形信号(称为模拟信号)转换成为数字信号,因为计算机中只能存储数字信号。把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(DAC)一般由对声音信号的采样和转换两步来完成。所谓采样就是采集声音模拟信号的样本,然后再转换成数字信号。计算机对声音采样能力的大小也用两个参数来衡量:采样频率和声音采样信号的位数(bit)。理解这两个参数十分重要,它们是声卡的主要指标,它们不仅影响到声音的播放质量,还与存储声音信号所需要的存储空间有直接的关系。
采样频率
是指计算机每秒钟采集多少个声音样本,是描述声音文件的音质、音调,衡量声卡、声音文件的质量标准。采样频率越高,即采样的间隔时间越短,则在单位时间内计算机得到的声音样本数据就越多,对声音波形的表示也越精确。采样频率与声音频率之间有一定的关系,根据奎斯特理论,只有采样频率高于声音信号最高频率的两倍时,才能把数字信号表示的声音还原成为原来的声音。这就是说采样频率是衡量声卡采集、记录和还原声音文件的质量标准。
当前声卡常用的采样频率一般为11KHz(每秒采集声音样本11千次)、22KHz、44.1KHz和48KHz。11KHz的采样率获得的声音称为电话音质,主要用于记录通话人的声音;22KHz称为广播音质;44.1KHz称为CD音质。采样频率越高,获得的声音文件质量越好,占用磁(光)盘的空间也就越大。一首CD音质的歌曲会占去40M左右的盘空间。
声音样本的位数(bit)
也称为采样值的编码位数,这个参数表示了计算机度量声音波形幅度(音量)的精度,就是通常所说的声卡的位数。早期的声音卡是8位声卡,目前多为16位声卡,专业级的高档声卡有32位的。位数越多,度量的单位越小,计算机对声音波形描述的精度越高,声音的质量越高。